壹配资网门户
9月27日,曹立娟(左)在辅导学生。 河北日报记者 桑 珊摄
9月27日20时,高一年级教学楼里河北定州中学高一年级主任曹立娟正在“断案”——一个学生因座位问题,与班主任老师发生了争执。
曹立娟刚赶到时,学生低着头,一言不发。这样的场景,曹立娟并不陌生。
“无论发生什么事,首先要抬起头,我们再慢慢把事情说清。”她轻声而坚定地说。与学生耐心交谈,与值班老师反复沟通……直到问题解决才离开。
“学生犯的每个小错误,都是一次教育的机会,看到学生成长是我最大的快乐。”曹立娟希望,学生能从中学会反思,以及如何与人沟通、如何在挫折中成长。
作为年级主任,曹立娟肩负着14个班级的管理工作。从班主任的带班指导到青年教师的培养,从学生的日常规范到思想品格的培养引领,这些年她始终站在教育的第一线。
曹立娟的办公桌上,堆着厚厚的教学笔记。连续10年担任学科组长,每周四次的学科组教研,曹立娟带领全组教师通过说课、评课、同课异构、解读课标、分析教材等环节进行深入探讨,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。
“课堂是教师的阵地,也是舞台。”曹立娟说。
同时,曹立娟积极发挥骨干教师作用,每年带一名青年教师并给青年教师搭建平台,积极指导他们参加省、市各种教学业务比赛,一届届青年教师在曹立娟的培养下,逐渐成长为教学骨干。
她的课堂,被学生亲切地称为“曹氏物理课”。抽象的物理概念,在她生动的比喻与贴近生活的例子中,变得鲜活易懂。学生说:“曹老师的课,像在听故事,不知不觉就懂了。”
然而,这条让学生爱上物理的路,曹立娟走得并不轻松。
2007年,初登讲台的她,同时执教高一年级的一个理科班和一个文科班。理科班学生积极参与,成绩名列前茅;而文科班的物理课却反响平平,成绩垫底。“为什么一样的教法,结果却天差地别?”要强的她曾委屈落泪,却也坚定了改变的决心。
她开始放慢节奏,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,不断调整教学方法。教学中她放大学生的优点,哪怕只是一次勇敢的提问、一次用心的笔记,她都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。渐渐地,文科班的物理成绩稳步提升,课堂气氛也变得积极起来。
课堂教学只能解决大多数学生的共性问题,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每个学生的问题,到了高三,她为每一名学生建立了“学科成长记录册”,每周推送个性化习题,逐项击破他们的薄弱环节。
“一生一案”工作量极大,但只要对学生有益,她从不推辞。
2021年冲刺高考的最后100天,她自费给学生增加营养,每天会给学生每人一个水煮蛋,还在鸡蛋上逐一贴上笑脸。她的坚持也不断鼓舞和感染着每一位学生,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为“曹妈”。
用心教学,关注学生进展的同时,曹立娟更用爱心关怀,温暖学生的心灵。
学生方文胜在高三时遭遇家庭变故,一个月内失去三位至亲,情绪几近崩溃。曹立娟每天为他准备爱吃的饺子,清晨在他的课桌上留下一张写满鼓励的便利贴:“路还长,我们一起走。”在她的陪伴下,小方逐渐走出阴霾,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。
学生小浩贪玩,是出名的“刺头”学生。毕业后,他给曹立娟写的信中,提到师生相处的一件小事。当时没吃早饭的小浩,趁着课间在教室后边吃饭时,被曹立娟发现了。“本以为你会严厉训斥我,没想到是您告诉我早上吃凉饼对身体不好,而且还会影响上课,甚至告诉我吃不下可以买袋奶。”信中说,当时感觉老师就像自己在学校里的妈妈,从此对学习更加上心,不让老师失望。
毕业纪念册里,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镌刻着学生们滚烫的心声:“曹老师,很喜欢找您看卷子,因为您总会夸我哪里做得好”“谢谢您的水煮蛋笑脸,让我知道被人放在心上的温暖”……
从教18年壹配资网门户,曹立娟说,愿继续做那个提灯的人,在每一个需要光亮的角落,默默照亮学生前行的路。(河北日报记者 桑 珊)
天金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